新闻详情
省农发集团:守牢“米袋子”、拎稳“菜篮子”、孕育“金种子”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勇担国企使命
省农发集团:守牢“米袋子”、拎稳“菜篮子”、孕育“金种子”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勇担国企使命
11月的黑龙江,广袤土地上金色稻浪起伏。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自走式割晒机隆隆驶过,层层水稻被卷入机械中,一粒粒谷子被收入“囊”中,职场新人许燕华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
这里是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省农发集团”)东北粮源基地砚山片区,每年深秋,省农发集团都会组织新进员工到基地助力秋粮收购,将此作为他们的入门仪式。自此,“颗粒归仓”这个抽象概念,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画面,植根在每个浙江农发人的心中。
从粮源基地建设到粮油全产业链构建,让“浙江饭碗”端得更稳、更可靠
一辆辆装载着稻谷的卡车完成称重、稻谷样品检验后,随即将稻谷统一倒入库房,稻谷在去除杂质后便自动进入烘干系统。
从打田育秧到收粮入库,全产业链生产、全程机械化,这里是省农发集团旗下浙粮集团善农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是浙江省单体最大的粮食种植示范基地。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农业自然禀赋先天不足,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自给率不足30%,对外依存度高。省农发集团作为落实浙江“米袋子”建设任务的主力军,从粮源基地建设入手,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粮油全产业链。
藏粮于技,农业生产更高效,粮仓根基牢。善农现代农业产业园地处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5万亩,自动灌排、农业尾水氮磷生态拦截沟、远程可视化等现代农业管理系统一应俱全,实现“万亩水稻+油菜轮作”“隔空种田”、10多人管2.5万亩农田。
“嘉善的万亩规模化优质粮源示范基地是我们的一块试验田。”浙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助推我省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之一便是建设省内优质粮源生产基地,实现连片种植、机械耕种和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粮源掌控能力。
引粮入浙,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在2015年浙江和黑龙江两省建立粮食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省农发集团以重组后的黑龙江绿农集团为前沿阵地,提升黑龙江优质粮食源头掌控力。
截至目前,省农发集团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建成稳定的优质粮源基地200余万亩,构建覆盖黑龙江9个主要产粮县市的现代化仓储基地网络,在省内嘉善地区建成粮油全产业链示范基地2.5万亩;建有粮库12个,承担代储国家储备和省级储备功能,开发建成了“数字储备”管理系统;粮油加工能力不断拓展,年产10万吨成品粮、15万吨食用油。
从农民“小生产”到消费“大市场”,让“菜篮子”更安全、更丰富
建德市更楼街道湖岑畈村,一座占地约73.36亩的新农批市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这个由省农发集团投资建设的建德新农都农产品批发市场,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不仅解决建德本土农贸需求,还将对整个浙西地区的农贸需求进行牵引拉动,将成为以批发为核心的浙西农贸“大动脉”。
省农发集团旗下新农都农批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及面,实现了杭州、浙北、浙中、浙西的“四驾齐驱”布局。“今年我们重点推进区、县(市)节点市场建设,织密省内农产品流通网络,夯实农贸平台。”省农发集团新农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糖肉储备,也是应对突发性灾害和稳定市场的关键物资。省农发集团践行“菜篮子”保供使命,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冻猪肉和食糖的储备和保供任务,2022年共向浙江市场供应储备冻猪肉1.6万吨,日均45吨;提供食用糖5.2万吨,日均145吨。
将农产品流通产业与现代城市商业有效融合,2022年3月,建筑面积超31万平方米的“农发·城市厨房”一改传统农批市场“大棚+停车场”模式,以漂亮的谷仓造型商业综合体面世,开业以来持续受热捧,并入选区级商圈,成为杭城新的消费地标。
新农都四地市场加“农发·城市厨房”合计经营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有5500多户经营户入驻,初步构建起了一个辐射全省的农产品流通网络,让农民“小生产”能更有效对接消费“大市场”,甚至把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带到浙江市场,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万农户增收。
农发集团深耕农产品流通领域,公司所属“浙里帮”“驿疆南”两大消费帮扶品牌深入人心。
其中“浙里帮”汇集展销对口地区、浙江省山区海岛“26+6”县的17大类、1400多款产品,先后累计帮销助农金额达2亿元左右;“驿疆南”则让“疆果东送,浙产西进”,通过统一品牌管理,整合浙阿两地资源,推动阿克苏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从“全域整治”到“共建共富”,让“美丽乡村”更宜居、更宜业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浙江已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经济最活、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区域最协调的省份之一。
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粮农立业,为浙江“扎紧米袋子、拎稳菜篮子”的省农发集团,自觉扛起了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冬季已至,丽水市莲都区凤鸣安置房小区的建设工地依旧热火朝天,该安置房小区由省农发集团所属项目公司建设实施,将和正在建设的秋塘安置房小区一起,为3500余户“下山”居民提供幸福居所,推动丽水莲都区“大搬快聚共建共富”项目。
村民下山上楼,美起来的不仅是生活,还有乡村。村民下山后留下的宅基地被一一复垦回成片耕地农田,不仅守牢了粮田红线,还给乡村未来发展找了一条出路。
风景美了,产业就来了。在落实丽水市“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的同时,省农发集团帮助莲都区政府招商引资,签订100亿元一揽子“医美健康产业”投资合同。“目前已复垦土地200亩,产业投资额已达5000万元。”项目负责人说。
丽水莲都是一个窗口,透过这扇窗,能看到省农发集团不断探索“千万工程”升级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实践。在原有湖州东林1.0版本基础上,推出了多个“2.0升级版”,包括“投资人+EPC”龙港模式、“投资人+EPC+O”莲都模式等,将“循环农业”模式和“农文旅”融合模式进行复制,形成“万亩方+循环农业”“千亩园+农文旅”等多种乡村产业运营模式,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真正惠及“三农”,让农民感到既有看头,更有赚头。
在省农发集团旗下林勘公司的助力下,衢州开化15.6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获国开行9亿元授信,进一步打通“两山通道”,助推当地实现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森林管护方式创新和资源监管模式创新。在省农业主管部门支持下,农发正在探索建立乡村产权资源要素交易平台,盘活闲置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未来已来。今年3月,“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签约落地,由省农发集团旗下乡投集团所属杭州乡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营。该项目总占地约5000亩,未来将以“农业筑底、科创赋能、文旅驱动”的总基调,打造成集“农业+科创+文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成为支撑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秉持“三农”情怀,省农发集团从山海湖泊测绘、全域土地整治到现代产业导入,全面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强劲引擎”。
从“涉农资产整合”到“高能级种业平台打造”,让“金种子”孕育种业振兴新希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推进种业振兴,关乎农业、农村、农民,也关乎千千万万个涉农企业,千家万户的餐桌。浙江特色种业资源丰富,但是种业企业发展总体呈现多、小、散格局,高层次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偏弱,“走出去”竞争能力不强。
当下,浙江大力推进特色品种大省和现代种业强省建设,推动种业发展。在此背景下,浙江省种业集团于去年8月应运而生,由浙江省农发集团牵头,整合省属涉农经营性资产组建成立。
浙江省种业集团不仅是一家农业企业,更是一家科研型企业,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其最新成立的科研平台——芯创生物育种有限公司,已打造2500平方米实验室,10多位博士后、博士及硕士在岗,为种业集团提供全方位科研赋能,加速集团走向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为浙江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与科创平台的合作,更让省农发集团“握指成拳”,推动“三农”基因优化组合,推动种业育繁推一体发展,促进粮农产业科技、实体、资本融合创新,助力浙江农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就在不久前,省农发集团与湘湖实验室(农业浙江省实验室)签下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育种研究、实验平台、成果转化、基金与人才、创新生态等方面达成合作。“两家‘结亲’,为的是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把更多的优质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省农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吴高平说。
据介绍,省农发集团选育的水稻品种中早39、瓜菜品种台绿5号等18个品种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水稻品种中浙优8号、华浙优261、浙禾香2号荣获全国优质稻金奖,原蚕新品种“明湖·春江”通过国家级审定。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建成农作物制种基地5.2万亩,制种近1300万公斤。水稻、油菜、鲜食玉米、西兰花等品种在省内种植面积分别占比27%、30%、25%和57%,南太湖罗氏沼虾占我省市场的10%。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立足浙江新定位、新使命,省农发集团将围绕浙江“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坚持创新引领未来,以打造融入农粮产品国内外“双循环”战略保供能力、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引领能力为导向,全方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浙江“三农”协同发展画卷跃然如见。
暂无数据